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6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张英泽  阎小萍 《中国骨伤》2007,20(8):505-507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原因不明的全身性免疫性疾病。其特点为几乎全部累及骶髂关节,常发生椎间盘纤维环及其附近韧带钙化和骨性强直,也可累及外周关节并造成关节软骨及骨的破坏,晚期可发生脊柱及外周关节强直、畸形以致严重功能受损[1]。所以我们必须强调重视AS骨质破坏发生机制的研究,有利于寻找有效药物,减少致残。1骶髂关节炎组织学研究较系统的骶髂关节炎组织学研究表明,AS的5个阶段不同程度存在滑膜炎、骨髓黏液样变、浅表软骨破坏、肌腱端炎、关节内纤维赘、新骨形成和骨性强直等众多病理表现;其中滑膜炎和软骨下骨髓黏液样变较肌腱端炎更能合理解  相似文献   
2.
阎小萍老师认为,强直性脊柱炎(AS)的核心病机为肾督阳气不足,风寒湿热诸邪深侵肾督;在防治方面重视“治未病”思想的应用,主要体现在:1)未病先防,倡导扶助正气、精神恬淡,重视健康宣教;2)既病防变、防残,中药治疗以补肾强骨通络为主,根据脏腑辨证、循经辨证,随证加减用药,防止AS患者发生目疾改变、骨量减少、骨质疏松以及髋关节病变,防止关节畸形、致残,同时重视体育锻炼及非药物治疗;3)瘥后防复,恢复期患者注意调畅情志,饮食宜清淡,禁烟酒,定期门诊复诊,遵医嘱坚持服药,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sVCAM-1)水平的变化,并探讨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68例活动性AS患者与20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结果68例患者血清中sICAM-1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各中医证型与健康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水平趋势为肾虚督寒证>邪及肝肺证>邪痹肢节证,但各证型组间无显著性差异。sVCAM-1表达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仅邪及肝肺证与健康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与肾虚督寒证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ICAM-1、sVCAM-1可能参与了AS病变过程,与中医的辨证分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它们的血清变化水平可作为AS中医辨证分型的辅助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补肾强督方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质疏松、骨量减少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补肾强督方治疗30例符合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个月,于治疗前后检测腰椎、股骨颈、Wards三角区、股骨粗隆骨密度(BMD)、骨钙素(BGP)、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BATH功能指数(BASFI)、病情活动指数(BASDI)、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结果补肾强督方治疗后患者的骨密度有显著提高(腰椎P〈0.05、股骨颈P〈0.001、三角区P〈0.05、股骨粗隆P〈0.01);BGP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01),P1H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ESR、CR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P〈0.05);BASFI、BASDAI明显减少(P〈0.001);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结论补肾强督方可以调节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骨代谢水平,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质疏松、骨量减少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6.
风湿性多肌痛(polymyal gia rheumatica,PMR)是一种发生于老年人的以肌肉疼痛为主的临床症候群,主要表现为四肢近端肌肉疼痛及晨僵,尤以肩胛带肌及骨盆带肌部位的表现为突出。风湿性多肌痛的发病率近年来有增高趋势,在美国5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为600/10万人,年龄是发病的最大危险因素。目前治疗风湿性多肌痛的最有效药物是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类抗炎药。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33岁.主因"四肢关节肿痛反复发作2年伴右手震颤1个月余"由门诊以"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收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闪出现双手近端指间关节、双腕关节、双踝关节对称性肿痛,于当地医院注射激素等药物(具体剂量不详)治疗后,症状短期缓解.后于河南郑州某医院诊断为:RA,给予白芍总苷胶囊、柳氮磺吡啶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8.
检测分析前阶段从临床医师的医嘱开始,包括检验要求、患者的准备、原始样本采集、运送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内部的传递,至检验分析过程开始,是临床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之一,是保证检验信息正确、有效的先决条件和基础,也是目前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中最薄弱的阶段[1].大量研究表明,分析前阶段误差占总误差的比例46.0%~68.2%,临床反馈不满意的结果中80%均可朔源到标本不符合要求[2].护理单元做好实验室分析前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阎小萍教授是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科主任医师、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导师,擅长多种风湿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尤其对强直性脊柱炎有独到的见解,笔者作为阎教授的学生,现将阎小萍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部分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及其与疾病活动指数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8年12月—2020年10月于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就诊的pSS患者150例,采用欧洲风湿病联盟(EULAR)干燥综合征患者报告指数(ESSPRI)进行症状评估,EULAR干燥综合征疾病活动指数(ESSDAI)进行疾病活动度评估,采集患者的中医证候、免疫学、疾病活动度等。χ2检验分析各证候要素的免疫学特点,二元Logistic回归探索各证候要素与ESSPRI、ESSDAI的相关性。结果?150例pSS患者中,常见证候要素依次为气虚证[75.3%(113/150)]、阴虚证[69.3%(104/150)]、痰湿证[52.0%(78/150)]、血瘀证[46.0%(69/150)]、气滞证[42.0%(63/150)]、燥热证[38.0%(57/150)]。χ2检验发现,pSS气滞证患者较非气滞证患者抗核抗体(ANA,χ2=4.790,P=0.029)和抗核糖核蛋白(RNP)抗体(χ2=6.069,P=0.014)的阳性率低。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瘀证较非血瘀证患者ESSPRI5分(OR=2.728,95%CI 1.255~5.928, P=0.011)和ESSDAI5分(OR=3.968,95%CI 1.912~8.234,P=0.000)的比例更高,气虚证较非气虚证患者ESSPRI5分的比例更高(OR=4.384,95%CI 1.601~12.004, P=0.004)。结论?约50%的pSS患者存在气虚、阴虚、痰湿及血瘀证,气虚证与ESSPRI5分相关,血瘀证与ESSPRI5分、ESSDAI5分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